为推深做实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,用心用情办好人民群众关切的每一个民生案件,结合工作实际,制定以下十项举措。
1.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检察监督。依法从严打击生产、销售伪劣商品犯罪,关注食品运输、储存环节监管和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涉食品安全问题,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。聚焦小饭桌、餐饮外卖、饮用水安全等问题,加强检察监督。
2.加强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检察监督。依法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,聚焦企业超标排放、餐饮油烟、噪声污染、黑臭水体等事关民生民利问题,加强检察监督。
3.加强“三农”领域检察监督。依法打击销售伪劣农药、兽药等犯罪。聚焦耕地保护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,高质效办理涉“三农”案件,助力乡村振兴。
4.加强公共安全领域检察监督。聚焦街道商户占道经营、老旧小区公共墙体脱落、电动车违规充电、河堤违规种植农作物等问题,加强检察监督。
5.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检察监督。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,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司法保护力度,督促电信、金融、互联网行业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监管职责,守护好人民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
6.深化特定群体权益保障。深化残疾人、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妇女等特定群体权益保障,依法打击养老诈骗犯罪,加强涉老年人财产、医疗、退休待遇、养老金发放等纠纷的检察监督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、困难妇女权益保护。持续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监督。
7.加强军人军属、英雄烈士权益保护。关注英烈荣誉权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等突出问题。落实检察公益诉讼“助力强军”专项行动要求,助力解决战备公路和军队资产保护问题。
8.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。常态化开展“检察蓝”助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,依法打击恶意欠薪类犯罪,支持农民工等劳动者起诉维权。加强涉农民工讨薪民事生效裁判和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,督促行政机关加强对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、保证金缴纳的监管,推进诉源治理。
9.加强金融领域检察监督。加大对金融领域恶意逃废债、社会保险领域骗保、虚假诉讼等监督力度,做好借款合同、涉房地产纠纷等金融案件的民事检察监督,协同相关单位综合履职,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。
10.持续推进司法救助工作。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,对因案导致生活困难的当事人特别是属于弱势群体的当事人,在检察环节做到“应救助尽救助”,进一步兜牢民生底线。